2018年11月27日,国际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率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组专家团队再次走进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进行指导。从2017年初至今,十八中已加入学习共同体项目一年半的时间,这样的教学研修盛宴十八中的老师们已有幸品尝过多次,但常品常新,越品越香,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对于学习共同体项目实施的方式,老师们已经非常适应且熟悉了。佐藤学教授及其团队每次下校指导,都会包括走班观课、聆听展示课、学科组教师评课、专家讲座等环节。
11月27日上午,佐藤学教授、于莉莉博士在十八中管杰校长及部分骨干教师的陪同下进行了班级巡课,认真观摩了初一到高三所有班级的课堂教学。他们深入教室,聚焦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肢体语言,关注生生和师生间的倾听和对话,及时用相机进行捕捉、记录。这样的观课方式正在被十八中老师积极学习,老师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更加用心感受学习的真实发生。
在本次活动展示课环节,英语教研组王瑛玮老师和音乐教研组王婧美老师各带来一节精彩的课例。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精心组织学生活动,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了有效的倾听和对话。课堂上,老师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动力,最终师生共同完成了学习目标。同时,两位老师的课堂也极富感染力,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运用恰当的话语和肢体语言,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佐藤学教授和于莉莉博士在观课过程中也频频点头,面露笑容,这两节课给在场所有师生都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和享受。
在课例展示过程中,英语和音乐教研组老师分别组成了课堂观察小组,并按照学校教学处设计的课堂观察量表,分工合作,从学习目标、活动设计、协同学习、师生关系和价值引领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在评课过程中,课堂观察小组的老师们结合在课堂上拍摄的照片和抓捕的学生学习的细节,为大家还原了学生小组协同学习的实际情景,带来了真实生动的合作学习故事,使老师们了解了更多课堂上发生的细节,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下午,初中数学教研组刘元媛老师和张燕铭老师先后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共同体故事。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授课和教研经历,讲述了自己和教研组内老师们在课堂上践行和落实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心路历程,给了老师们很多启发。
教学处李亮芝主任对学习共同体项目实施一年半来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真分析了十八中课堂教学的变化,学生的收获和由此带来的学业成绩进步,以及老师们对学习共同体认识的不断深化,代表十八中老师表达了对学习共同体项目深化实施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初步设想。
接下来,佐藤学教授就一天的研修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每一次,佐藤学教授都以极谦逊的态度开场,总是说:“谢谢大家,我来和老师们分享一下我今天学习到的内容。”
佐藤学教授指出,通过走班巡课,他看到了十八中老师们对于课堂变革的热情和付出的努力,老师们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地创设情境和设计挑战性课题,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欲,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十八中的老师们在学习共同体建设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结合观课时拍摄的照片和评课老师们的发言,佐藤学教授对王瑛玮和王婧美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更加积极地创设挑战性课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佐藤学教授指出,十八中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在不断提高,照这样走下去,十八中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他也指出,十八中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现象,其中初中学段的学习共同体实施的更加有效和深入。
最后,管杰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管校长首先对佐藤学教授及其团队认真、诚挚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管校长高度概括了巡课和观课过程中观察到的几种学习现象:竞争学习、机械学习和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正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十八中的课堂上,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变化,反映了老师们在学习共同体改革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接着,管校长结合十八中课堂教学的实际,分析了北京教科院方中雄院长总结的学习变革方式,给老师们以很大的启发。这几大学习变革方式是:综合学习、项目学习、体验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共同体学习,指出我校现在正逐渐渗透这几种学习和教学的变革方式。
在此基础上,管校长也给全校教师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他指出,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安全感的课堂,要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要构建横向联系的课堂,横向联系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间要相互质疑,相互释疑,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要构建合作解决问题的课堂,要认真设计挑战性课题,积极创设探究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十八中的课堂革命正在“静悄悄”地进行着,正在不断地产生着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教学硕果,正在积极地推进着学校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