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下午,十八中附小的赵盈老师代表“学习习惯”论坛,为大家献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研讨课《论语》一则。作为校本研修,来自方庄教育集群的10多位老师观摩了赵盈老师的这节课,论坛主席宋红靖老师抛砖引玉进行点评,并邀请丰台区语文教研员刘老师参与听评课,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宝贵的意见。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还小,上课之前有些紧张,这节课首先进行了一个小游戏“我的朋友”,通过照片展示、师生互动,很好地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然后导入新课,“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带领学生从朗读、停顿、翻译三个角度进行体会,并时刻提醒学生声音要洪亮,要注意停顿,要像古人一样饱含感情。接着展示孔子讲学图,总结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给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生字“必”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老师板演,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并展示优秀作品。课本的知识内容讲完后,赵盈老师不忘让孩子们学以致用,每人在便签纸上写下最好的朋友一个优点和自己的一个缺点,然后走到好朋友面前,大胆说出要向他学习的优点,并把便签贴到黑板上,这一过程让学生反复体会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寓意。最后,普及圣人知识,向学生介绍了孔子、孔林、孔庙等,并提议学生课下搜集相关材料。
在评课环节中,赵盈老师首先进行了设计说明,她说这节课注重三方面的训练:(1)注重朗读训练。主要采用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伴着音乐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2)注重体验式教学。主要体现在用便签纸写朋友的优点,组织课堂活动把孔子的话转化为具体行为;(3)注重习惯的培养。课堂常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坐姿、物品摆放、听老师指令等好习惯。
主席宋红靖老师从论坛主题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这节课特别注重对文本的解读,从标点、音、形、义等方面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理解;第二,老师的课堂语言逻辑清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安慰,并不断追问,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第三,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的很好,巧妙地结合这节课的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区教研员刘老师指出,本节课努力创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特别是体验式活动的使用很好的关注了学生的实际获得,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论语》,把重点放在“读”上就很好的关注了题材的特点。刘老师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创设学以致用的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又往前迈了一步,把语文教学活动化,让学生有了思考、揣摩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高中语文老师苗红老师从学科贯通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赵盈老师的这节课可以用8个字概括“文质彬彬,循循善诱”,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到位、语言很好,学生的活动准确的扣住了课文主题,配乐和图片也都无时无刻不渲染了美感。
感谢赵盈老师为大家献上的这节精彩课程,让我们期待“学习习惯”论坛第二期研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