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开展了“SCL中美教师同课异构课程深化设计评价探讨交流答疑”活动,本次活动是建立在SCL(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三期理论培训及教师实践创新后,首次开展的中国教师与美国教师(芝加哥 ITW施佩尔学院 高阶化学讲师:尼古拉斯)联手应用SCL教学模式的同课异构课程交流学习活动。
美国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教育学院主任Dr. Donna Kiel和美国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国际事务部中国区主任Dr. Hui Lin对学员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指导,学员们学习的热情高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产生了很多深刻实用的讨论。
Q:SCL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A: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团队合作意识、组间交流分享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过程的最有效的方法。
Q:SCL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那些方面?教师因该如何提升?
A: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逐步提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是将教育教学理念及科技手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再学习的过程。
Q:SCL教学模式如何更高效的突破难度较大(小组讨论不能构建解题过程的问题)的教学内容?
A:(1)新知识与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难点;(2)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进而突破难点;(3)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出“演变点”,进而突破难点。
Q:SCL教学模式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与评价?
A:学生可以通过简述或梳理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及掌握情况(1-10分)对教师进行督促和提升,还可以通过核心教学内容的小测试对教师进行督促和提升。
Dr. Donna Kiel教授回答学员问题
Dr. Donna Kiel教授和学员互动
专注的老师们
刘晓鸥副校长总结发言
刘晓鸥副校长和Dr. Donna Kiel教授甜蜜的微笑
棒!棒!棒!
会后,Dr. Donna Kiel和Dr. Hui Lin表示很高兴近距离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和研讨,也欢迎方庄教育集群的老师们通过创建的微信群共同学习、交流、研讨,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
供稿 | 赵吉星
供图 | 刘月婵
编辑 | 樊佳祎
审核 | 丁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