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全体师生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的青少年行知实践园,开展了以“学习农耕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各年级老师们根据实践活动项目,整合各学科内容,为孩子们精心设计安排了实践活动的任务单,并通过“行前课”布置安排活动任务。同学们根据任务单做好充分的准备,满怀期待地开启了实践活动的学习之旅。
活动当天,同学们在班级指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农耕文化馆。大家认识了大禹、神农氏、贾思勰、落下闳、徐光启等农耕人物,学习了古代农具、古代农居、打谷场、粮食运输与储存等农耕知识。动手实践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形式,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剪纸、扎染、石磨磨豆浆、制作面食等传统民间工艺,进一步了解了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的历史、与传承,感受到传统劳动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
在民俗文化体验区,高年级同学参与了舞龙舞狮活动。舞龙舞狮是运河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表现形式,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舞起龙来,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与团队一同舞动那代表丰收与好运的祥瑞之物,努力让象征班级的长龙飞腾起来。低年级同学则参加了龟兔赛跑大比拼,大家团结合作,奋力拼搏,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在拓展训练区,同学们体验了翻山越岭、自过晃桥、两项滑梯、集体越狱等拓展项目,这些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毅力,培养了他们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态度,大家互相鼓励、相互帮助,感受集体的力量与温暖。
采摘活动掀起了此次实践活动的高潮,同学们在采摘园动手采摘胡萝卜,场面热火朝天。通过采摘,同学们学习了胡萝卜生长的环境,还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验到丰收的喜悦。实践活动还延伸到家庭,同学们把丰收的成果带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下,把亲手采摘的萝卜制作成一道道美食,与家人一起分享劳动的幸福与甜蜜。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班于11月14日开展了社会实践总结交流活动,孩子们共同分享了活动中的收获,并把自己完成的任务单进行了展示。有的同学说:“实践活动很有意思,尤其是采摘活动,让我知道拔萝卜很难,由此我想到农民伯伯是多么辛苦,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还有的同学说:“最有收获的是农耕文化馆,我们不仅了解了农耕知识,还认识了各种农具,知道了它们的用途,让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交流分享之后,各班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自评与小组评价,教师也参与到评价之中,将学生的实践成长记录在评价手册之中。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收获满满,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带给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民族文化的种子会随之根植于孩子们幼小心灵之中,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与发扬!
编辑 | 樊佳祎
审核 | 王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