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靖老师是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生物特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余年时间,张林靖老师始终坚持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教师应尊重学生差异性,课堂应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而张林靖老师也实实在在践行着这一点:他十分关注学生存在不同梯度的问题,通过课堂问题的巧妙设置,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思维训练,都能做对题目,都能参与进教学当中,能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快乐学习。
将“课前操”融合函数知识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张林靖老师认为仅仅让学生知道那些知识点、得分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物毕竟是一门实用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生物教学绝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让学生只会做题,教师也要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品质。
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张林靖老师的脑子里总会迸发许多想法并且很快付诸实践,而这些想法也往往发挥了很不错的效果。比如说,张老师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课前操”,即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自编一套操做给大家看,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让每个同学都精神起来。有的同学把课前操的动作与数学的函数图像联系起来,编排了如“一次函数”“对数函数”等动作,进行了老师意料之外的整合,给予了课前操更丰富的意义。
而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张老师也会自排一些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去做,而这“是经常有的”。张林靖对于这些课堂活动的效果也非常满意,他不无骄傲地说:“我的课上基本上没人犯困。”
传“小纸条”解疑答惑
在采访过程中,张林靖老师表达了这样一种乐于教学的观点,他说:“我愿意去做教学工作,做教师能够给我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做教师挺好的。”对张林靖老师来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出各行各业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他愿意且乐于从事这样一件对人的一生有影响的事。
张林靖老师对于学生的关心体现在一点一滴处。青春期的孩子都很敏感,自尊心都很强,很多时候不愿意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疑问,而问题的积压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张老师让学生把问题写成小纸条放在讲台上,他来到班里把纸条收走,然后详细地写出题目的解答过程,再放回讲台,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又保护了他们敏感的心。
此外,张林靖老师有一项“神功”,就是他能够认识他所教年级的每个学生,并且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优势科目与弱势科目。张老师的“神功”可能不仅是因为他强大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他对于学生的热爱。
他的学生颜佳这样形容他:“张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是一对一式的,他会找到我们单独谈话而且从不遗漏任何一个人。”在学生高二升高三时,张老师就曾把他所教两个班级的七八十位学生全部一对一找遍,询问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分析他们当下将要面临的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努力,过好高三这一年。
张林靖老师注重仪式教育,他会尽自己所能在教育节点多做一些仪式教育并且把它做的深入,而仪式教育往往在学生重要的人生节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三年级主任,他极力促成把高三心理辅导不仅是做成一个讲座的形式,而且是让心育团队的老师对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辅导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了信心。
张林靖老师还曾组织过学生进行“两万五千米”长跑,即每个学生跑一圈接力,来领会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精神。张老师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保证对每个学生的都有意义,他希望仪式教育能够对一部分同学有作用,这就足够了。而从目前的效果来说,张老师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团队的作用非常重要
张林靖老师认为,在当今教育体制下,高考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接下来人生的发展。而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具有优秀的素质,重在建设好两个团队,即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
教师团队的重点是信任、真诚与公平,无论是所在年级的教学大团队还是学科教师的小团队,都得彼此真诚相待,信任彼此,并且公正待人。而张老师作为年级主任更是在这些方面着重强调并身体力行地促进教师团队更好发展。
学生团队需要教师团队高标准的辅导与要求,老师的期望值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张林靖老师会经常激励学生,并且对于心态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谈心,促使学生及时扭转不良心态,也让其他学生不受干扰。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服务者”,服务于老师、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张林靖老师强调:“团队的合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张老师及高三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高三年级一模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
张林靖老师把大量休息时间都付给了教育,付给了学生,而他本人却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又深深打动了他的学生们。学生亲切地叫他“오빠”(欧巴),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许多教育同行们这样评价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刻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着想。
【人物内存】
张林靖,中学生物特级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指导教师,国家级教学设计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有多篇论文在省部级报刊发表。《试论目标教学与生物学素质教育》获得省教科研优秀成果奖。曾带领学科组进行了《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并作为主编出版了著作《植物志》。
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有多年的教学、教研、管理经验,现任高三年级主任,个人对北京市的教育大背景理解很透彻,很快的融入到北京市的教育大环境中,能够把山东当地的教育理念与我校的实际学情相结合。
【记者手记】
张老师气质儒雅,低调内敛,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强调自己没什么可写的,就是踏踏实实做人,平平凡凡做事,不愿跟我们描述过多曾有过的成绩,但又尽力配合我们的提问,愿意和我们交流。他的话语很朴实,却能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张老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谦逊、淡泊、务实而又值得信赖的朋友。与此同时,张老师非常热爱生活,和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点,有趣又可爱,绝对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孩子王。
文/ 本报校园记者 高二(1)班 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