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校友记

编辑:本站编辑 2016-09-28 版权: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六十多年的教育长路上,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培养了众多优秀毕业生。他们经过十八中的洗礼长大成人,走进大学,步入社会,无不展现着十八中人优秀的素养和杰出的精神。春日里,我们一起聆听优秀学姐苗卉、学长李乾一畅谈母校。言语间,充满不舍和感激。


        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自己——苗卉

       苗卉,北京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就读医学部生物医学英语专业。
       说起自己的学生,班主任刘芳老师掩饰不住对她的喜爱:“苗卉是一个在理科上特别有天赋,在学习上特别用心的学生。”刘老师连用了两个“特别”。“她是班里的领头羊,总被同学们学习和模仿,甚至是仰望。”不知道被“仰望”,学姐有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或许这也能成为学习的动力?
不管是压力还是动力,回首六年,在这里,她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感谢老师的肯定与信任
       苗卉说,中学生活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老师们。除了刘老师,还有初中班主任孙璧君老师,相伴六年的赵亚晖老师,高中英语黄继玲老师……除了学业上的帮助,这些老师都给予过她极大的肯定和信任。
       初二的浮躁阶段,是张艳铭老师的一句“你的能力不止于此”将她点醒。直到高考前,每当懈怠,她都会想起这句话,“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真的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高三上学期,赴外省求学,陈静老师拥抱着她,鼓励她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让优秀大学青睐的能力。这句话使她能够收拾内心,更加勇敢地前行。


       做到最好的自己
       “初一刚开始,孙璧君老师就让我们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六年。”除了错题本,笔记本也是她的一个致胜“法宝”,无论哪一科,她的笔记都记得特别工整,特别有条理。
       苗卉的时间观念很强,她善于见缝插针,作业基本上都在课间完成。当同学们抱怨作业多的时候,她显得轻松很多。她还喜欢刨根问底,遇到不会的问题,她不会轻易放弃。
       说到中学生活,苗卉用了“无悔”二字。“高中三年,老师还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在她看来,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


       超级喜欢图书馆
       高二下学期,学校新图书馆建成并可以开始借阅。馆内图书又新又全,尤其符合中学生的阅读需求。“超级喜欢图书馆!”“有好多好多一直想看的书,我要是现在还在十八中上初一就好了!”她的语气中带着小伤感,也难掩甜蜜的回忆。


       【学姐有话说】
       “多读书,广泛涉猎,开拓视野;心态要平和,正确对待升学考试;学会管理时间,在一切事情上提高效率;储备体能,保证睡眠时间;好好享受中学生活。”听学姐的,不会错。
      

       愿每位十八中学子都能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共同的期许。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轻尘——李乾一

       李乾一,同样是北京市第十八中学2015届毕业生,但和苗卉隔了一个地球直径,现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出国前为母校捐书,不仅在十八中校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让很多同学,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对他肃然起敬,同时充满好奇。这位学长对母校有着怎样的情感?对读书学习有着怎样“过来人”的经验?带着疑问,我们走近了这位海外学子。


       润物细无声
       初见李乾一,给人的印象是书生气十足,表面上看温尔如玉的他,在学校社团里可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志于学,不敢说他“胸怀天下”,但“胸怀学校”是一定的。他曾对教高中生物课的肖崇德老师说,他想带动自己的班级,一起让班级更好。肖老师说:“李乾一是班干部,不仅热心班集体,还能对学生会活动,对学校的安排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无论内心多么火热,想法多么独特,李乾一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待人谦谦有礼,行事不喜张扬,“润物细无声”最是他的风格。

       校内展英才
       李乾一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学习是学生的主业,但也不要让学习成为生活的全部。他觉得,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让同学们敢于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社会认知和价值体系,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应该多尝试新事物,多锻炼能力,开拓视野。
       他也确实是这么实践的。高三时,李乾一没有放弃自己一手创办的天文社,而且每次活动,他都主动为社团成员讲解天文知识。活动之后,还不忘叮嘱同学们到家给他报个平安。他说,十八中为“有想法”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让他们在中学阶段就能参与社会实践,在校生尤其应该珍惜。

       海外求学路
       海外求学,李乾一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说国内学生普遍来讲数理知识基础更为扎实,但是当地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涉猎比较广泛,而且重视人文类学科。他谦逊地说:“目前大一还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差距,等到大二上专业课之后才能看出一些来。现在自己最主要的问题是语言,需要下大功夫提升才行。”
       翻看学长微信,见他滑雪、骑单车,自制果酱、阳光早餐,留学生活别有一番情趣。


       【学长有话说】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可不只是为了让你打网游的。北京的课业负担相对并不算重,同学们应该有机会去实践素质教育。从小事做起,先改变自己,再想去改变别人。合理分配每天的时间,减少长时间久坐和熬夜。要坚持体育锻炼,尽量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还建议同学们抽出一部分业余时间,为他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多参加志愿活动。”李乾一一番话,不仅表达了对于学弟学妹的谆谆爱护,更表达了自己希望十八中越办越好的殷切希望。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轻尘。默默谦恭行,共赏三月春。”八千里之外的学长想必会时时想起母校吧,我们祝你一切安好,学业早成!

       学姐学长的分享真挚诚恳,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精华,优化学习方法,把握转瞬时光;同时也希望两位校友的大学生活异彩纷呈,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校园记者高二2班王雨竹
                     高二6班王善喆

       供图/ 苗卉 李乾一

       特约编辑: 高二4班蒋芷芪
       辅导老师:薛梅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二区11号楼 电话: (010)67634326 邮编: 100078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567号


版权所有:©2002至2016年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技术支持: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