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都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河南游学,赏美景、游古都、学历史、练“功夫”。此次游学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议“精忠报国” 学易经八卦
晨读的朗朗读书声和树上鸟儿唧唧喳喳的叫声相互交错,来到河南的第一天,同学们早早起床晨读,随后来到了岳飞庙,只见岳飞庙山门上悬“浩然正气”、“精忠报国”、“庙食千秋”三块巨匾,一股浩气长存的气势扑面而来。在岳飞庙里,同学们重温了“岳母刺字”的故事。
老师介绍,岳飞一直被后人誉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是“忠孝”和“精忠报国”精神的代表,他的精神将鼓励一代代人前行,永远热爱和忠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羑里城,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文王像,雕工十分精湛。接着向右拐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遗址用新建的房子保护了起来。当然在羑里城最令同学们兴奋的是八卦阵,各个阵修的千奇百怪,错综复杂,同学们在八卦阵中体验了一把“破阵”的乐趣。
赏云台美景 览山水文化
随后几天,同学们来到云台山。进入云台山景区红石峡,首先是一座平凡无奇的入口桥梁,站在桥一边往下望去,是一处深不见底的潭水。再往谷内深入些,见到一处瀑布,瀑布终日不息地落入下面的白龙潭中。经导游介绍,潭下有一条暗河,河水的出口在三十里外的海蟾宫。
随后进入茱萸峰,唐代诗人王维在此写下了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石阶边,立有诗人王维的雕像,尽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压抑无奈的心境。下午,同学们参观了“韩园”,拜谒了韩愈墓。
游千年古都,品悠久历史
饱览过云台山的自然美景,我校初一、二团队有幸来到“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去那里感受千年古都的神秘。进入白马寺,仰望天王殿中怀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天王在佛门修行,同学们在学校苦读,其中蕴含同样的道理,人生就如同琴弦,错综复杂,选择了正确的弦,谱了正确的曲,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样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
离开了白马寺,又入龙马负图寺。在雕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里举头望向最大的“大卢舍那像龛”大佛,顿时感慨古人的智慧,同学们仿佛看到虔诚的雕刻者们,慎重的落下每一刀,抚摸那每一块山石。
在伊河边,同学们怀着对大诗人白居易敬仰之情瞻仰了“白园”,并诵读了他的名篇佳句。诗人的塑像坐在“乐天堂”正中,他在为人民的疾苦而焦虑。在洛阳,同学们接受历史的洗礼,追忆历史的繁华,用脚步感受了千年古都的魅力。
拜武圣关羽,观少林功夫
游学团队来到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关林庙”,关羽传统美德和人格魅力受到历代百姓的敬仰。解说员说:“关羽被百姓们称为平安神和财神。”可见关羽在百姓的心目中地位有多高。
拜谒完武圣关羽。游学团队驱车来到“周公庙”,洛阳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周公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也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圣人,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
下午,同学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天下第一古刹——嵩山少林寺,在演武厅观看武僧的精彩表演,那一招一式、闪转腾挪、尽显深厚功力,令同学们大开眼界。随后参观埋葬圆寂高僧的塔林,在这里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大书院”中的“嵩山书院”是本次游学的最后一站。
带队老师表示,“古朴的中原”之旅,使同学们身体得到锻炼,精神得到了升华,大家见识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见识了古代王朝的盛世繁华,见识了故人先贤的聪明智慧,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繁华散去、精神永恒”的内涵。
文/ 本报校园记者 初一(3)班 陈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