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首届京沪教育集团(集群)经验交流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主办,《上海教育》杂志社承办,活动主题为“组织创新助推集团(集群)发展”,来自京沪两地的教育学者、专家们共聚一堂,互相交流学习集团(集群)管理经验,上海代表团还观摩欣赏了方庄教育集群特色活动。
分享:京沪两地集团(集群)取长补短(小)
上海市建平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上理工教育集团理事长兼上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作为上海代表,就上海教育集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经验交流。本次会议邀请到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教科院原院长时龙,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三位专家共同参与研讨;丰台区教委副主任杨联文,东高地教育集群、云岗教育集群、南站教育集群等方面的代表也参与了研讨会。
杨振峰校长首先以《“名校+”的意义重构》为主题,分享了建平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为本次经验交流会拉开帷幕。
随后,丁利民校长以《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为主题,分享了上理工教育集团基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集团化办学思考与实践经验。
方庄教育集群理事会执行会长、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校长管杰以《生发集成效应,建构育人生态》为主题,分享了方庄教育集群组织创新探索历程与实践成果,以及具有不创造性的教育集群特色项目和活动。
点评:看清地域差异 促进教育均衡(小)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听后从历史逻辑、比较逻辑、法理逻辑、行政逻辑、治理逻辑等10个方面对三个集团(集群)的经验分享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方庄教育集群能够注重教育组织的地域性差异比较与思考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三个集团(集群)间存在差异,但都有各自优秀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能量,是集团(集群)化办学中最大的原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表示,这三个集团(集群)都是以促进教育均衡、去中心化、提高地区教育水平为导向发展的,都提到了基于发展需求的的制度建设、治理措施、教师发展、课程设置等,这些举措进一步推进了教育均衡化。其中方庄教育集群和建平教育集团能够兼顾职业教育,在促进普职的教育均衡发展上是一个创新点。
丰台区东高地教育集群、云岗教育集群、南站教育集群代表纷纷表示参与本次经验交流会颇受启发,丰台区教委副主任杨联文表示丰台教育集群还在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希望京沪两地今后有更为深入的交流。
背景:教育集群成为京沪两地共同发展主题(小)
据了解,教育集群的创新实践让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2015年4月29日,国家总督学、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率队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进行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国检,高度肯定了方庄教育集群的工作。
随后,管杰校长应邀将全套方庄教育集群的文件邮寄给了尹后庆。2015年11月9日,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教育集群成为了京沪两地基础教育界一个共同的发展主题。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校长管杰表示,本次的京沪教育集团(集群)经验交流会是方庄教育集群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愿京沪两地携手,以智慧的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以经验的分享描绘实践的蓝图,在教育集群(集团)发展的道路上风雨同舟,共赢未来!
文/ 本报记者 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