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技能卫生指导
目 录
学生基本卫生行为规范 ……………………………… 1
正确洗手方法 ………………………………………… 2
学生常见病种类及预防 ……………………………… 3
眼睛保健操手法和穴位 ……………………………… 4
如何判断超重与肥胖 ………………………………… 5
肥胖的危害及发生原因 ……………………………… 6
超重与肥胖控制方法 ………………………………… 7
慢性病预防 …………………………………………… 8
控制体重方法 ………………………………………… 9
运动性意外损伤预防 ………………………………… 10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 11
心理调节的技巧 ……………………………………… 12
拒绝第一支烟方法 …………………………………… 13
中学生十项卫生行为规范
1、头发指甲整洁干净。
2、饭前便后肥皂洗手。
3、生吃瓜果要洗净。
4、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
5、勤洗澡,勤换衣。
6、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早晚各一次)使用保健牙刷 。
7、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正确)。
8、不吸烟。
9、不饮酒。
10、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
正确洗手方法 (六步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 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 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
学生常见病种类及 (六病防治)
学生常见病是指在学生中常见多发的一类疾病。卫生部在《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中,将六种病列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1、蛔虫: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及时去医院诊治。
2、沙眼:要做到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睛,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一人一盆一巾,沙眼病人用过的毛巾要蒸煮晾晒。
3、视力不良:下课到室外体育锻练,望远。做到三注意、二不看、一认真。注意读写姿势要正确(保持“三个一”,即眼书距离一尺、胸桌距离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注意读书写字不超过一小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睡眠。不在太强、太弱光线下看书写字,不长时间看电视,认真做眼睛保健操,穴位要准确。定期检查视力,确定视力不良原因,应及时去医院散瞳验光,矫治假性近视,及时纠正治疗,配戴合适的眼镜。注意营养,保证维生素的供给。 合理配备符合自已身高的课桌椅。
4、龋齿、牙龈炎: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用保健牙刷和使用含氟牙膏。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饭后漱口,每天刷牙两次,(刷毛与牙齿表面程45度角,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2---3个月更换牙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和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窝沟封闭是预防青少年窝沟龋的有效办法。定期口腔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5、贫血: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家里也要做到均衡营养,做到不挑食。保证七大营养素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纤维素)。
6、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注意平衡膳食,荤素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热量配比:早、中、晚为30%. 40%. 30% 。如有与营养不良的相关疾病,去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课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眼睛保健操手法和穴位
第一节: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
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的正中,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着音乐节拍,有节奏地按揉耳垂眼穴,每按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同时双脚全部脚趾随音乐节拍有节奏地做抓地运动,每抓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耳垂眼穴位置:位于耳垂正中部分)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按在太阳穴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伴随着音乐节拍按揉太阳穴,每按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拍。再用双手食指第二节内侧沿眉弓从眉头到眉梢刮上眼眶。刮上眼眶一次为两拍,连做四拍。共做四个八拍。(太阳穴位置:位于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大约3厘米陷窝处的地方)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按在穴位上,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着音乐节拍,有节奏地按揉四白穴,按揉幅度不要太大,每按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四白穴位置:在下眼眶边缘下方的正中。将两手的大拇指支撑在下颌骨凹陷处,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鼻子两侧,中指指尖挨鼻翼,随后放下大拇指与中指,食指指尖所指之处就是四白穴)
第四节:按揉风池穴
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用二指的螺纹面按揉风池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 弯曲。伴随着音乐节拍,有节奏地按揉风池穴,每按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风池穴位置:在颈后枕骨下两条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第五节:按头部督脉穴
用双手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指尖相抵,自然放松,用相抵四指的指肚部分沿头部正中线(督脉),随音乐节拍的节奏地从头的前部发际处按至头的后部发际处,共四拍。每按一次为一拍,连做四个八拍。(督脉穴位置:在头部正中线前发际至后发际的相关穴位)
如何判断超重、肥胖
如何判断超重、肥胖,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
根据其年龄数值判断超重、肥胖,BMI标谁体重计算公式:理想
值为22。
学生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121%—130%为轻度肥胖,131%—140%为中度肥胖,高于140%为重度肥胖。
表1 参考标准超重和肥胖评价方法:BMI评价方法
体重(Kg)
BMI = ———————
身高(M)2
表2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
年龄 |
男性 |
女性 |
||
超重 |
肥胖 |
超重 |
肥胖 |
|
12 |
21.0 |
24.7 |
21.9 |
24.5 |
13 |
21.9 |
25.7 |
22.6 |
25.6 |
14 |
22.6 |
26.4 |
23.0 |
26.3 |
15 |
23.1 |
26.9 |
23.4 |
26.9 |
16 |
23.5 |
27.4 |
23.7 |
27.4 |
17 |
23.8 |
27.8 |
23.8 |
27.7 |
18 |
24.0 |
28.0 |
24.0 |
28.0 |
表1:参照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修订版)第35页超重和肥胖评价方法参考标准
表2:参照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修订版)第57页表2参考标准
肥胖的危害及发生原因
和西方人多见“生梨型”的全身性肥胖者相比,以大肚子为特征的“苹果型”,其危险性更大,更易引发各种疾病。主要疾病包括“三高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甚至诱发中风。
一、肥胖症的危害:
1、心理问题;缺乏自信、精神压抑、孤独,严重者出现自闭症。
2、呼吸系统问题;肺通气功能下降,容易打鼾;严重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综合征。
3、心血管问题;心脏肥大、心功能下降,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静脉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4、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甚至发展为脂肪肝。
5、出现变性关节炎、膝内翻、扁平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6、部分男性初先生殖功能下降、前列腺发育差;女性出现月经异常等。
7、青少年肥胖可延续到成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不孕症、腰椎间盘突出、痛风、胆石症、乳腺癌等疾患。
二、肥胖发生原因:
1、医学专家认为儿童肥胖,与儿童的基因遗传有关,又与后天的饮食、体育锻练有关。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若父母亲都是肥胖,子女中占70~80%的人会出现肥胖,父母中一方肥胖的,子女中占40%的人较胖。
2、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吃得多、运动得少造成的。吃的食物,尤其是油脂过多,吃进的能量很高,而体力活动少,乘电梯代替了爬楼梯,乘车代替了步行。机械操作代替了手工劳动。因此,对身体来说,消耗的能量少了,多余的能量“脂肪”在身体里储存起来。而近10~20年,肥胖症如此快速增长,说明不是遗传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是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事实证明也是完全有效的。
超重、肥胖控制方法
肥胖现已成为世界性健康问题,儿童期肥胖与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监测、识别、干预儿童肥胖是当前最重要的。肥胖的发生主要是遗传、饮食、生活因素而引起的,过多的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和甜饮料等。对有肥胖倾向的儿童,尽早采用卫生处方。
1、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2、合理改善膳食结构;平衡膳食,避免少吃油腻的食物和过多零食,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控制含糖饮料,减少高脂肪,高糖类食物的摄入。早、中、晚餐各占全天摄入食物总量的30%、40%、30%。多吃蔬菜、水果。
3、加强体育健身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方式,原则上应选择有全身肌肉参加的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登山、骑自行车、爬楼梯、跳绳、踢毽子等)达到有氧运动,根据体质运动时脉搏达到120—140次左右,每天运动40—60分钟,每周5天,才能有效控体重或减肥作用。
4、行为矫正;改变烹调方式,进餐要有规律。有良好的饮食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5、注意;不乱用减肥药,更不能接受“饥饿疗法”。
慢性病预防措施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疾患、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等恶性肿瘤起积极的作用。
1、促进健康;树立健康的信念,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加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消除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
2、预防疾病;了解慢性病的危害,掌握慢性病基本知识和特点,在发病前期采取预防,即在发病前期进行干预,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高危人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3、治疗疾病;在发病初期采取措施控制疾病继续发展,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其身心早日康复。
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吸烟、饮酒,经常运动,合理膳食,多食用膳食纤维,维持与年龄相符的体重,避免肥胖。少吃动物脂肪,低脂,低糖、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油脂摄入量25克),多吃新鲜水果、疏菜。
5、加强体育段炼;适量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减轻精神压力,必免精神过度紧张。
控制体重方法
身体成分是构成身体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采用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指标,来间接地反映你的身体成分。身体成分主要是指人体脂肪的重量,与其它组织重量的比例关系,了解自己的身体成分,有利于你通过体育锻炼,和节制饮食来控制体重,或将体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持身体内适宜的脂肪含量。
人体内脂肪含量过多,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就高,容易导致人体内某些物质代谢的紊乱。脂肪过多,体重过大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健美,而且还会给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及某些肿瘤发生有关。肥胖还会增加心脏负担,显著缩短寿命。
在“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中的,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表中《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一表中》,不同的测试数值,有过轻、偏轻、适中、偏重、过重不同体重的五个等级,如果你得到的评价是过重,通过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改善身体成分的,但这需要你恒心和毅力的加盟。
最佳降低体重的方法是;体育锻炼与节制饮食相结合,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想成功持久地控制体重,必须养成体育锻炼和节制饮食的习惯,通过体育锻炼来降低体重。体重过重运动方式,应选择有全身肌肉参加的氧运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选择好适宜的运动方式;如跑步、游泳、登山、骑自行车、爬楼梯、跳绳、踢毽子等。
2、保证每周的锻炼次数;锻炼的次数越多,则消耗的热量也就越多,反之则达不到降低体重的目的。对于体重过重的人来说,每天早晨、下午各锻炼一次,比每天只进行一次较长时间锻炼所消耗的热量要多。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20分钟至数小时的基础代谢率,使热量得到进一步地消耗,所以降低体重的效果会更好。
3、锻炼的强度是决定降体重计划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刚开始锻炼时,应以小强度长时间的锻炼方式为宜。在体重有所下降,体重健康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后,再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如从慢走开始——快走——走跑交替——持续慢跑——持续中速跑等。
4、持续运动的时间对降低体重最为重要;持续运动是指在运动时,身体不要停下来休息,始终保持在运动的状态。如果走累了变成慢走、跑走交替都属于持续运动。
5、大肌肉群参与运动能够消耗更多的热量;在锻炼时要尽量使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参与运动,避免只有局部小肌肉群参与的运动。
6、锻炼和控制饮食相结合;要降低体重,不仅要运动自己的腿,还要管好自己的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除了自己应具有坚强的控制力和毅力外,家长的参与、监督和配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动性意外损伤的预防
1、学生在体育锻炼时,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已生理及体质健康状况,来选择活动内容(年龄、性别、个人的活动能力)来调整适应自已的锻炼计划,确保在锻炼中不受伤害。
2、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为预防各种运动急慢性意外损伤,掌握运动要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必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对生理负担能力差的同学,在进行保健性锻炼时,克服麻痹思想,要在学校老师安排下,根据自已的生理特点,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合理安排进行体育分组锻炼。
4、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要做好准备活动,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5、社会实践劳动时,学生应必免接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性及劳动强度大的劳动。要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的强弱来考虑,同时要注意劳动保护和安全。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有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4、不脱离现实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统一性。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有良好的意志力,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8、能适度地发泄和控制情绪;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状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
心理调节的技巧
我们非常有必要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反应,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去迎接学习,迎接生活。
1、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多阅读有关的心理学书籍,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2、强化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自我意识能力。要学会心理问题的自我控制,不断地提高调控自我意识的能力,才能在心理活动中,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控制。
3、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加强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应注意培养自已的良好品德情绪,有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友谊感、同情心等。这些情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源泉,使自已经常保持一种舒畅,愉悦心情,乐观地去学习、生活、与人交住。
4、意志力量是自我控制的一种核心能力,加强意志锻炼,
不断地克服怯懦性、依赖性、冲动性等消极意识。有意识的养成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性等良好品质。
5、增强心理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能够科学地认识分折,并能正确对待某些心理异常现象,当出现心理矛盾、心理挫折、心理障碍时,要善于自我排遣,自我解脱,要及时主动的同家长、老师或同学交流,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解决问题。
调整心理压力的方法:
1、充分休息,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调适饮食,禁烟禁酒。
3、保持良好的情绪,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友好待人,参加社交活动,多与知心朋友交流、沟通。
4、不要将他人的过错归于自已,无须对他人的情绪承担责任。
5、不要做每件事要求完美,只要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即使达不到预期目标,也不要自怨自艾。
6、敢于说“不”。对自已感到难以承受的工作和义务时,要敢于拒绝,量力而为。
7、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节方法:
①深呼吸法:技巧;吸气,让肚子鼓起来,然后呼气,呼气要尽量拉长。缓慢呼气和吸气,吸完气可适度停留3—5秒钟再呼气。
②自我暗示法:例如:“这没什么,我能行”。“这次是我没尽力,下次我会做好的”。……
实施深呼吸法10次后,反复的自我暗示,或自我谈话,不断的增强自信力。
拒绝第一支烟方法
1、回忆危害法:回忆“吸烟者的肺”,从而意识到吸烟的危害,从根本上杜绝烟瘾 。
2、果断拒绝法:有人敬烟时,果断地说:“对不起”,“我不会吸烟”!
3、委婉拒绝法:有人敬烟时,委婉地告诉他:“我对烟过敏”,“我抽烟就呕吐”等。
4、避开诱惑法:远离吸烟的人群和环境,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
5、联想危害法:联想吸烟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从而失去对烟的兴趣。
谢谢!我不吸烟。
谢谢!我身体不舒服。
谢谢!我嗓子痛不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