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文化活动

终身难忘的母校

编辑:本站编辑 2016-02-23 版权: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家住方庄芳城园一区的七旬老人高景琦,是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成立后的首批初中生,同时也是该校第一届高中毕业生,经过刻苦学习,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工业、企业电气化、自动化设计工作,也是方庄最早的建设者。高景琦老人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报纸了解到,“北青社区报”与他的母校共同创办的《聚宽》校报马上就要与读者见面了,欣喜之余,步行找到北青社区报方庄分社编辑部,送来了他的手写稿,回忆青少年时代他在十八中快乐又充实的学生生活。而另外两篇散文和诗歌,都是十八中在校学生欣闻校报创刊而创作的,同样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1958年,高景琦的高中毕业证        

        一九四八年底南苑解放,中共南苑区委、区政府根据广大居民的需求,于一九五一年九月在南苑镇中心小学开设了中学班(地址在南苑安家胡同)当年两个班共招收了一百零八名男、女生,第二年又招收了四个班(三个男生班,一个女生班)同年被市教育局编序为北京第十八中学,曹丐任校长,我就读在初一丁班。

        十八中学是当时南苑区唯一的一所中等学校,老师大多数是从区内各小学任课的老师中挑选来的,直到一九五五年有了高中部后才陆续调进了北师大老师教“自然”课,而到中学又教过我平面几何直到高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1953年,十八中南苑校区男生技巧队合影       

        一九九零年高中部从大红门迁址到方庄现在的校址,一九五五年我初中毕业,后升入十八中的高中班,成为这里的第一届高中生。第一届高中只有两个班,共九十八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两个班的班干部主动与近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崇文区文化馆”联系,请他们来学校辅导。节目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质量也很高。如:大合唱《莲花落》,自编自导的《课间休息舞》、华侨女同学表演的《印尼舞》,八十人的《口琴大合奏》等,还有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话剧《贵客临门》,评剧《龙女与汉鹏》……我们曾带着这些节目去现在的南苑工人俱乐部、大红门农委礼堂为群众演出。当时现场真是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人坐在窗台上观看。

        至今十八中已经走过了六十五年的历程。我自一九五二年入学至一九五八年高中毕业,在校六年。回想起中学时代,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时文理不分科,直至毕业考试后学校才理工、农医,文史三类分开复习参加高考。一九五八年暑假我在家接到了“清华大学电视机系”的录取通知书,也由此实现了我从小梦寐以求的愿望。

高景琦和老伴儿一起参加清华校庆留影        

        现在我已年过古稀,回忆起我终生难忘的母校——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她给我留下了“海阔天空任鸟飞”的记忆。老师们传授我知识,并教育我“认认真真做事,诚诚实实做人”。我的后代也与十八中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的女儿一九八五年从十八中高中毕业,现在我的孙子也在十八中就读高中二年级,祖孙三代都在十八中度过青春时代,让十八中的优良教育传统代代相传。

文/ 芳城园一区 高景琦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二区11号楼 电话: (010)67634326 邮编: 100078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567号


版权所有:©2002至2016年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技术支持: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